彭少清,成都市简阳市石钟镇庙山村十组的盲人脱贫户。熟悉他的人说起他都不禁竖起大拇指点赞。他看不到眼前的世界,但他自强不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点亮”光明生活。
认命不认输 一台粉碎机发动“致富引擎”
5月8日,寻着粉碎机的发动声响,在庙山村四组和五组之间的一个垭口,只见彭少清头顶骄阳正在粉碎胡豆杆,一捆捆胡豆杆很快从他的手中变为一包包50斤重的胡豆杆粉。
胡豆收获后,剩下的胡豆杆,或被当地村民用来当引火柴用,或用来粉碎作猪料。随着当地通了天然气,畜牧业的转型,加之禁烧政策的出台,胡豆杆的处置成了问题。彭少清“看到”这个机会,负责收购加工胡豆杆,卖到养羊场作羊料。经济条件变好了,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脱米机、粉碎机等设备,过去红火的加工房退出了历史舞台,家用粉碎机要粉碎大量的胡豆杆存在难度,如何解决粉碎设备问题呢?2018年3月,在赶场时,听人说废品收购站有一台过去加工房废弃的粉碎机,彭少清用300元买了下来。当时粉碎机是坏的,他自己琢磨着将其修好,平时也为村民加工粉碎秸秆等。他在维修柴油机方面有技术,曾有当地专业的维修师傅都向其讨教。
五一节后,彭少清已加工粉碎几千斤胡豆杆粉。辛劳的汗水挂在额头,一脸灰尘下难掩笑容,他给记者算了一下,收购胡豆杆0.15元一斤,胡豆杆粉0.35元一斤,其中的差价就是自己的收入,这几天收入千余元。
看着彭少清穿着围裙,摸索着打包胡豆杆粉,抱起一袋袋胡豆杆粉,有序地码好。可以猜想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完成这些需要怎样的付出。对于劳作,他说,自己就是劳作的命,但认命不认输,相信勤劳可以让日子过得更好。
据庙山村党总支副书记邓吉树介绍,彭少清很勤劳,眼睛虽然看不到,但他很明白事,不等不靠,曾经养过羊、种过蘑菇。近年来,买了粉碎机,靠这个增加了一份收入。
彭少清一边打包,一边哼唱“笨小孩”
不跟自己过不去 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活在阳光里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2018年,在石钟镇党委、政府举办的紫山药养生美食节开幕式上,他自信地站在舞台上唱响“少年壮志不言愁”,获得台下阵阵热烈的掌声,歌声也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红人”。遇见他,总有人请他来一首,他就哼唱起从广播里学到的刘德华、周华健等演唱的歌曲。说起最喜欢的歌曲,他说还是“少年壮志不言愁”。谈及彭少清,庙山村第一书记余兵成对彭少清赞叹不已,夸他为身残志坚,脱贫户中乐观向上的典型代表。
1971年,彭少清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户家,父母在喜悦之余,却更多一份忧愁,因为孩子是盲人。生活给彭少清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用他的话说,老天没有给自己配眼睛。
不幸的人接连遭遇不幸,彭少清就是这样的人,母亲去世后,2019年父亲也去世了,留下了他一人生活。面对生活的一次次打击,他选择了坚强面对,拒绝了当地党和政府送他去敬老院养老的安排。他告诉记者,既然事情已然这样了,没有理由和自己过不去,用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才是自己的正确应对,自己看不到太阳,但心里得有光。
没进养老院,但每月有党和政府给予的救助,彭少清很满足,也很感恩,听广播说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决胜小康之年,他说,救助够自己生活了,自己再想办法挣点,自己也要和大家一起同步小康。
“哎呦往着胸口拍一拍呀,勇敢站起来,不用心情太坏,哎呦向着天空拜一拜呀别想不开,老天自有安排……”人们听着彭少清哼唱“笨小孩”,看着他忙碌的身影,仿佛见到他内心阳光是那么那么的明媚。(作者 曹礼芹)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