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广州:一位盲人的“文化小康”

2020年07月29日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b7fd5266d0160924438c29fee57f32fde7cd342d.jpeg

阿冲(前右)向志愿者们示范如何帮助视障人士。新华社记者 壮锦摄

新华社广州7月26日电(记者 壮锦) 按摩了11年,高级盲人按摩师阿冲决定辞职了。“我不能只为温饱活着。”他说,“阅读给了我一道光,我要试试不一样的生活。”

阿冲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倡导盲人多元就业。从自身的经历中,他认识到要实现多元就业,盲人首先要提高文化素养。

“为了上图书馆,我换了三个工作地点,一次比一次近。”阿冲说。16年前,刚从河北农村老家来到广州打工,他就琢磨着去查资料,看看自己的眼睛到底怎么了。

“一碰到电脑,我就感觉遇上了新大陆。”在广州图书馆里,阿冲“开心死了”。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创办了盲人电子阅览室,免费为盲人培训使用电脑。

迷上电脑后,阿冲每天早上7点半就来到广州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谭绣文、陈国勋等工作人员总是打开电脑,提前让他进馆学习。

“这里是广州最美的地方。”阿冲对广州图书馆念念不忘,连第一次约会都在图书馆里。“它滋养了我这颗求知的心,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从创办盲人电子阅览室到成立视障服务区,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广州图书馆共接待盲人读者3.6万多人次。

从按摩店辞职后,阿冲踏上文化助残之路。2018年,他成为广州图书馆读者委员,主持主要面向残障人士的伴读计划。每到周三,他便在微信里招呼大家:“本期读书会仍然在钉钉群开展,晚上8点不见不散。”

908fa0ec08fa513db2bf3253161552fcb3fbd9a1.jpeg

阿冲(右)在广州图书馆与馆员们交流。新华社记者 壮锦摄

为了帮助新入会的伙伴,阿冲总会在群里不厌其烦地重复:“关注广图微信服务号,登录读者证,进入底部的‘资源’菜单就可以搜索和阅读海量电子书。为确保参会体验,请大家发言时段才开启麦克风,平时保持静音状态。”

网友“新生”说:“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创办者阿冲老师,还有指导者子夏的不吝赐教。感谢群友的直言不讳,有你们,真好!”

今年年初,阿冲和另外几位志愿者创办了“但说无碍”账号,用短视频和直播等多种方式倡导无障碍理念。

6月,在广州举办的“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中,阿冲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不仅介绍残疾人做的产品,还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扶贫产品带货,并获得了公益主播的称号。

广东省无障碍促进会副秘书长冯世锋说,残疾人的小康生活不应该止步于衣食无忧,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在精神层面有着丰富的追求。文化的提升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体验成功与自信。

据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介绍,目前,广东省现有持证残疾人160多万,建有省、地市、县(市、区)三级公共图书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68个。2019年,约有12万人次的残疾人参加了残疾人文化周、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

今年,广东省还将支持17个盲人阅览室、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等文化项目建设。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