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时候,一场意外使他双目失明。
“看不见,出门不便,很多想玩的、想做的都做不了了……唯一一个又能学习、又能结识伙伴,还能玩游戏的事物,就是电脑了。”他回忆道。但双目失明,似乎并未能减少他探索事物的求知欲,也是这种优秀的品质,奠定了他日后事业的方向。
他就是本届广东省“众创杯”的“残疾人公益赛”中荣获金奖的蔡勇斌,他参赛的项目是“信息无障碍产品设计与测试”。
“让视障者‘看’得更远”
据了解,在中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和2.4亿老年人等社会群体无法正常浏览和使用网页、手机客户端信息。
蔡勇斌说明:“在不到一百人的人群中,就有一个视障者,要借助读屏软件等工具,可以和健全人一样玩微信、网购和出行。”而这些,都要得益于互联网的无障碍建设。
这也是蔡勇斌目前所致力的事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互联网产品进行信息无障碍设计与测试,提交发现的问题和优化建议,有时他也编程提供解决方案。
他介绍,当前,电子信息产品中,已经“或多或少”实现“无障碍”的有音乐类的如QQ音乐、酷狗、企鹅FM等,也有社交类的如的QQ、微信等,也有电商类的如淘宝、支付宝等
蔡勇斌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让视障者通过互联网“看到”更远的地方。
他补充说明,与其说是让视障者“看到”,还不如说是让视障不依赖视觉而对外界信息进行无障碍的接收。
“现在我们要做信息无障碍产品设计,都要求产品具备通用性,并多元化。例如验证码,我们就要求出了图片验证外,还要有语音、短信等可适用于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包括健全的人群。”
“如今的语音导航、智能音箱,都是通过听和说的方式来跟产品交流的,而这些产品在设计的初衷就不是为了视障者而设计的。”
“兴趣与时间,胜于天赋”
初步进入信息无障碍这个领域,是蔡勇斌13岁去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的时候。在那里,他开始自学编程。
这时候他对电脑、对编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谈及13岁就懂电脑编程是否因为具有过人的天赋时,蔡勇斌笑言:“我并没有过人的天赋,但我对编程有强烈的兴趣,此外我还有大量的空暇时间。我用兴趣和时间,碾压了别人的天赋吧。”
但别人学编程可看视频教程,或看图文演示,而蔡勇斌则没有那么幸运。眼睛看不见的他,只能通过老师、同学对文字的教材文字的复述,而将代码和程序硬背下来,从而在脑海中反复模拟编程。这背后他所付出的努力,常人难以想象。
他坦言:“如此强大神奇的电脑,我们在用起来要么不能用,要么很难用,这就促使我不断的去研究、不断的去尝试,想要改变的原因了。”
难能可贵的是,蔡勇斌想要“改变”的,并不局限于自己。他的理想,是要实现残疾人与正常人的“平等”,“正常人能做的,我们也能。应该消弭人们对残疾人群体‘你不行’的偏见,不是‘人不行’,而是‘产品不行’或‘环境不行’。一切人体的不足,都可利用科技的力量来弥补。”
所以,比起他所声称的,要让视障者“看”得更远,蔡勇斌本人所“看”到的未来,是更加远大的。
怀着这个理想,蔡勇斌在信息无障碍的路上前行。至今,他已在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开展了信息无障碍宣讲会,并为QQ、微信、淘宝、支付宝、百度地图等过数十款产品,以及在广东网上办事大厅、深圳国税局等多家政府政务网站,提供专业信息无障碍咨询、改造与培训服务。
“奖项应归于团队”
蔡勇斌本人拥有超过10年的PC/Web端开发经验,精通国内外相关无障碍标准,曾获邀参与WCAG2.0国际无障碍标准稿翻译与移动端无障碍标准的制定。
近些年来,蔡勇斌陆续获得了诸多荣誉,例如2019年8月,他荣登《Fast Company》(《快公司》,美国三大杂志之一)的《2019中国商业最具创意人物100榜单》。
“众创杯”评委会给他颁发金奖时的评价是:蔡勇斌带领团队设计研发出具备有障碍属性的产品,为推动互联网信息无障碍建设,消除我国目前近一半人不能获取信息、使用公共服务的障碍,帮助他们融入信息社会,平等共享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红利。
对此,他坦言:“这些荣誉是社会对我的肯定,能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感到荣幸。”
让蔡勇斌念念不忘的还有他的团队,“参加‘众创杯’大赛,一方面是需要获得资金支持,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在奋斗,这个奖项属于我们整个团队,而不是我本人的。”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