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失聪女画家高晓笛绘中国首张彩绘全身孔子像

2008年07月15日 来源:中新网
失聪女画家高晓笛绘中国首张彩绘全身孔子像

 

 

 

国家一级美术师、失聪女画家高晓笛创作的中国首张彩绘全身《孔子像》于近日完成,这副画像得到国学大师任继愈等一批著名学者及美术家的肯定。

画家其人

今年52岁的绘制者高晓笛,自幼因药物致残失聪。少年师从名老画家朱佩君先生,擅长工笔花鸟兼人物。1984年调入成都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风格严谨典雅,豪放洒脱,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工笔画创作中融汇中国传统水墨优秀技法及西方印象派手法,形成自己的独特的“细而不腻,工而不匠”的“工墨中国画”艺术创作风格。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美展并获奖。

孔子真实形象难定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孔子真实面貌形成断代遗失。因此,后人绘制孔子像时有很大困难。同时由于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与形象的认识不同,历代创作个体特殊观念与情感的形象化表述也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导致历代有多种版本孔子像流传。2006年9月祭孔大典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公布了孔子标准像,这一硬性统一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争议。

在此背景下,高晓笛要绘制中国第一张彩绘全身孔子像也就显得更加难以落笔。在正式下笔前高晓笛参阅了大量前人之作,广泛听取美术界人士的建议,经过二十多次修改,历时半年才最终完成。

高晓笛绘制的孔子挂像以最新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并参照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为基础,加以艺术再创造,重点在人物特征刻画上突出体现孔子这位思想家、教育家的伟大风范与气度,力求通过笔法传神展现孔子博大、智慧、自信、儒雅、谦恭、和蔼的圣人形象,力图在约定成俗的形象上寻求创新和突破。画中孔子衣袂飘飘,腰佩长剑,举止儒雅,似谦逊地彬彬还礼于我,又温良恭俭地问“道”于人,还用睿智自信妙答天下文题,尽见儒家风仪。人物色彩稳重,线条流畅;以写意的黄河、泰山为人物背景则更凸显儒学思想的博大和源源流长,恰与孔子肖像形成鲜明对比和衬映。

获国学大师任继愈充分肯定

国学大师任继俞指出,史记所载孔子是高大魁梧的形象,而吴道子笔下的孔子却是矮胖形象,这于历史史实并不相符,使人们对孔子形象认识被误导一千多年。高晓笛绘制的《孔子像》就很好的把握了有史实记载的孔子既是严肃而又和蔼平易的人物特征。他认为,纪念孔子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可省视现代要抓好教育,要崇尚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承、民族强盛和中国发展的根本。孔子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和中国文化主流传统的共同祖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孔子”的多元理解,是所有尊崇孔子的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权利,也是孔子思想和人格力量不断保持其活力的基础。《孔子像》问世有利于向世界展示儒家文化,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孔子。

这幅孔子挂像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十艺善缘文化艺术中心、浙江星晨印务公司联合采用限量仿真绢印方式发行2558幅。该挂像除作为上海2007世界特奥会赠送给重要的世界来宾的中国文化礼品外,还将面向全球发行。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