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有鬼相伴的日子

2012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站

作者:黄立温

 

小时候,我对鬼神十分敬畏。

夏日的夜晚,村头的石磨上会围一堆闲聊鬼神的人,我每天饭后我总会挤进人群。

村巷昏沉,偶尔从别人门缝里飘出一点暗淡的煤油灯光,让人感到黑暗的角落里闪动着祟祟鬼影。怎么回家呢?作为男孩子,我不能哭鼻子!干脆,眼睛一闭,仗着平日里对道路的熟悉,一口气猛地向前冲。心里想,哪怕魔鬼来拦路也会被我撞开!跑到家门口,眼睛不敢往后瞧,急急推开木门,又奋力关上,锁好木栓,方才大口大口喘气,之后钻进被窝安然而睡。因为大人们说过,家里有祖宗守护鬼不敢进来。

第二天碰上讲故事的大人,往往被他们扯着耳朵问,小家伙,昨晚的鬼可怕么?我壮着胆子说,不怕。他们就会扮作面目狰狞的样子,说,今晚还有更吓人的,一定要来听哦。我则趾高气扬地说,好呀,我才不怕呢。

鬼故事就是这样,既让我害怕,又无时无刻不在挑动我强烈的好奇心。

鬼似乎跟人们形影不离,大人们把它们说得绘声绘色、神乎其神,但谁也没有见过鬼,说不出鬼的模样来。当然,谁也不愿意提到碰见过鬼,那意味着他要倒霉背运了。不见过没关系,只要大家都信,就跟真的一样,实在看不到,想象一下也是可以的——每当夜幕降临,魔鬼们便出来活动,在村庄周围转悠,到每一家的屋子外徘徊。我总在想,晚上有鬼在我的窗口外面游荡,夜晚的世界并不沉寂。  

舅舅说,人死了变鬼没什么不好,要不变鬼,那就全完了,所以他担心自己死后不会变成鬼,还劝说师公不要多管闲事,让鬼好好做鬼。    

不仅是死去的人,动物也可以变成鬼,鬼并不一定要害人。村头有一座石拱桥,据说有鬼护卫着,所以千年不倒。传说有一年,一个将军骑着一头白马经过时,连人带马跌到河里淹死了,后来就变成了护桥鬼。每当夜雨打雷闪电的时候,常有人骑着白马飞过古桥,伴着阵阵马的嘶鸣声。我不禁惦记起鬼将军来:夜黑暴雨四野无人之时,一个人孤零零地跃马奔驰,守护着千年古桥从来不得离去,他会想念亲人和故乡吗?那些孤魂野鬼会跟他来往吗?他不会感到孤单吗?

鬼也有可爱的。一个人到深山老林里采药,不想迷路了。正当他又饿又困时,突然看见一个小姑娘,手里提着竹篮,篮里面装着饭菜,热情地请他吃。采药人吃饱喝足后,姑娘又带他上路,走着走着突然不见了!采药人一下子找到了回家的路。

这个传说让我对鬼又多了一份好感,对森林又多一份神往。原来在那些渺无人烟的地方并不寂寞荒凉,那里有鬼城,鬼屋,还有聪明、美丽又心地善良的鬼女。神仙离得太远,鬼反而很近。我对陌生地方不再恐惧,反倒跃跃欲试,领受神奇的经历……对于一个穷惯了的小孩来说,臆想力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没有人拒绝对奇遇的幻想。

幸运的是,我家就在山脚下,有一点森林的氛围。从小我就听惯了鸟叫虫鸣,看惯了叶落花开。村庄四周高山密林,悬崖深沟,随处可见深不见底的水潭和幽暗沉黑的山洞。怪鸟傍晚时悠悠飞过天空,乌蛇在田地里盘缠,狐狸在黄昏时出没,乌鸦在深涧里哀叫。有谁知道,生活在一个毒蛇猛兽妖魔鬼怪包围的地方,不仅让人心惊动魄更给人一份心驰神往。大人一再告诫孩子不要去人迹罕至的地方去,以免被鬼魂附身。但是我们小伙伴总屡教不改,只要机会就要爬山涉水地冒险,越是可怕的地方越要闯一下,巴不得碰上一回鬼。有的伙伴回家生病了,夜里大人就会悄悄地到村头烧点香纸,甚者还要去问神婆、请师公做法事。据说,厉害的师公能够把鬼封镇到山洞里。所以,每次经过洞口我都头皮发麻。但强烈的好奇心又总勾引我向里面多瞄一眼——结果总让人失望,走了很多夜路,钻了好多山洞,从没有见过一点怪异特别的东西。

后来,我慢慢清楚,鬼神原本由人编造和想象的,要想碰上鬼就像看见飞碟一样遥不可及。

但是倘若没有了传说,没有那些离奇怪事,世界岂不单调吗?我希望每一个地方的鬼故事都能代代相传,让人们多一份梦幻的感觉和天真的心灵。我怀念有鬼相伴的那些日子,因为那时候我们跟大自然是如此贴近,如此息息眷怀。

作者简介:

黄立温,壮族,1971年11月生,二级肢残,南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上林县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少年时意外伤残,一边放牛一边自学初中、高中全部课程,后考入广西民族学院,被称为“牛背上的大学生”,文学作品散见于《微型小说选刊》、《红豆》、《天池小小说》、《佛山文艺》、《法治快报》、《广西工人报》、《三月三》等,另有长篇主旋律励志小说《超越》签约连载于现在网读书原创“经典文学”频道, http://vip.book.cnxianzai.com/xiaoshuo/12044/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