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安全回家,一场“天地人”的完美互动
2021年第10期

2021年10月18日 来源:《三月风》2021年第10期

文_与归

北京时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状态良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去一回之间,中国航天又创下了诸多记录。3位航天员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他们也是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而3次出征太空的聂海胜,也成为我国第一位在轨达到100天的航天员。 

此外,这还是我国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而各方面更加优异、安全的东风着陆场,也是首次接航天员回家。 

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行试验成功完成,到2005年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完成中国人太空首秀,再到2008年神舟七号搭载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现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直至今天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这二十多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个关键字就是:稳。 就在本次返回和着陆任务前,着陆场系统已经开展4次全系统综合演练,一次大偏差着陆演练,30多次跟踪捕获、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的专项训练。中国载人航天之所以稳如泰山,正是源于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不打无准备的仗,一打就打得漂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最好的写照,也必将继续书写下去。正如聂海胜此前在受访时表示的,“24年间,3次飞天,平均相隔约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走在中国航天的一大步里。这份荣耀,一生自豪!”  

从火箭发射到航天员在轨直播太空日常,再到今天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十二号如同一位受到全社会关注的巨星,被无数目光聚焦。 这90天,是一场“天地人”的连绵互动。正值佳节中秋前夕,航天员们的安全回家,让人在激动和期盼中倍感温馨。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感叹:“你们出发时,我娃在上幼儿园,你们回家时,我娃已经是小学生了。辛苦了!” 这90天,也是一次全民太空科普。很多人通过这次航天员的升空、驻留和返回过程,了解和学习了很多科学知识,对我国的航天科技进程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尤其是那些开始仰望星空的孩子们,他们的心中也已经种下星辰大海。 

巧合的是,眼下全国各地陆续开学,我国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一课,主题正是“天地人”,这是孩子们开学的第一课,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第一关。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成功返回,仅仅是一次任务的结束,而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刚刚开始。9月和10月,我国还要分别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明年将发射问天、梦天空间站舱段以及两艘货运飞船、两艘载人飞船,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 

这个夏秋,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场长达3个月“天地人”的完美互动。这样的联动今后会更加频密,五星红旗在天地间的往返,也将更加频繁。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