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南北冰雪书

2022年03月31日 来源:《三月风》2022年第3期

文_刘元举

十多年的岭南生活,让我从头至脚适应了那种四季模糊的气候。尤其到了数九隆冬,我那东北的故乡早已是劈头盖脸的冰雪,而我每天经由的南国街巷,依旧花姿妖娆,遍地绚烂。某个瞬间,我会有些恍惚。

对从未领略过冰雪的南方人,我会细致地给他们描述冻耳朵和冻脚的感受:冻耳朵的感觉像针扎,既有一根针也有一束针,直到扎得麻木;冻脚的时候最难熬,头一天脚汗湿了鞋垫,没有烤干,次日一早走出家门,就从脚尖开始像是遭到猫咬狗啃,先是小口地啃啮,忽然之间就变成了群撕。

然而,我依然喜欢下雪的天气。那时候,天地静若处子。雪下得越大,飘得越柔,就越有暖意——因为没有一丝风,那些雪片舒展地飘落,像棉絮铺了一层又一层。大雪过后的太阳,是最仁慈宽厚的。

迄今,我还清晰地记得头一次穿上正规的冰鞋上冰场时的画面——阳光娇媚,冰面澄澈。我刚学会滑冰时的兴奋感染了一位部队朋友,他带我去了八一体工大队的室内冰场,后来我曾在那里采访速滑名将叶乔波。站在她无数次训练、流汗的这块冰场,我很亢奋。那天,冰场大门朝我洞开,一股清新的“冰味儿”迎面而来。

直到10多年后,我在盘锦创作《大建筑师》一书时,在酒店附近的一块天然冰场上,又过了一把滑冰瘾,还留下了照片。

照片中的我已至花甲之年,但谁都说我像个年轻人。某天,当我在深圳向一位朋友得意地展示这张照片时,对方说,如果你喜欢滑冰,我带你去深圳的一个正规冰场,还是国家女子冰球队的训练基地。

朋友在深圳交响乐团的基金会工作,她说基金会正在跟相关慈善机构合作,为“并不孤独的冰球队”(由孤独症孩子组成)举办一个结业的音乐晚会。她说的全是新名词,什么“错袜”“并不孤独的冰球队”之类,都是我闻所未闻的。令我更感兴趣的是,有位旅居英伦的年轻钢琴家,专为这个球队创作了一首钢琴曲《冰雪星空》,并且要在当晚献给登上冰场的孤独症孩子。

南方的所谓冰场,原以为是大型商场里的那种轮滑空间,然而,当我走进这家俱乐部的室内冰场,巨大的穹顶与沁人心脾的“冰味儿”瞬间让我想起八一体工大队的冰场。

墙上有国家女子冰球队队员训练、比赛时的照片,还写下了这家俱乐部为完成国家“北冰南展”“三亿人上冰雪”的战略计划而打造冰雪世界的勃勃雄心。

冰上晚会准时开始了。彩灯照亮了冰场正中的三角钢琴,钢琴被一圈色彩鲜艳的画作包围着,这些画都是孤独症患者的作品。年轻的钢琴家刘骥端坐琴前,弹奏着他创作的《冰雪星空》。

头一次听他弹琴,优雅安静。纤指舒缓抚键,带出冰刀闪烁的亮光,诗意地轻抚冰场。随着节奏变换,一群孤独症的孩子手执冰球杆出场了。尽管他们的滑冰技艺尚不够娴熟,甚至有的还是蹀躞状,也没有进入比赛状态,但他们浑身散发出的快乐极富感染力。

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国家把冰场训练纳入孤独症孩子的治疗方案。对深圳而言,设立专属于孤独症孩子的冰球队,也只是处在试验阶段,但这是具有开创性的试验,经过一年的培训,今晚他们要拿到结业证书了。

音乐在冰上流转,孩子们在开心地滑行。年轻的作曲家从小在东北生活,他在这首曲目的开头部分,把自己小时候在冰雪天气中的感受,质感地代入音乐之中。我听出了他引用《一闪一闪小星星》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这个旋律来自18世纪的法国童谣。他为了精准描绘出冬日冰雪之下的暖阳与孩童的天真与闲适,将“小星星”旋律中第三小节的大二度音程倒置了过来,变成了下行的小七度。搭配左手类似于古典吉他的伴奏,作为成年人的他,深情回眸孩童时代。

在这样的调性之中,在这样自由哼唱与呢喃的旋律之中,我的思绪不觉间飘回到了童年的冰雪世界。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