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山花烂漫

2022年12月27日 来源:《三月风》2022年第12期

文_左中美

一条潺潺流淌的清澈小河顺流而下,将两岸山坡若书页般斜斜向上打开。一座青石小桥横跨在河上,一些人家疏疏落落地分散在沿河两岸,其间有洁净的青石板路,若条条瓜蔓连接一户户清幽的庭院。午后时光,村中人家多安静着,若不是进村探访的这一拨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整座村庄唯闻水流淙淙。

村庄名为山花,坐落在澜沧江北岸无量山中的一处幽谷里,是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德安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那条自村后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路穿林跃石而下的清澈小河,名叫莫比克,河水在村头自一高坎飞身跃下,跌出一面两丈方圆的幽潭,恰若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所描绘的无量剑湖。稍稍缓和之后,这清流又于石树间飞珠溅玉而去,在两侧山坡间,一年一年打开村庄40多户人家的山中日月。

这恍若世外的幽美村庄,“山花”是它近些年才有的名字。在过去的久远岁月里,村庄名为羊圈房,说是因此地山高谷深,水草丰美,有大户人家曾在此建圈养羊而得名。直到20年前,羊圈房还是一个贫困闭塞的小山村,虽距214国道不远,却因坐落深谷之中进出不便,村民到最近的集市小河底街赶个集,来回也要耗去一整天。

山花村发生巨大变化,是近10年来的事。

每年12月初,无量山茶园中的冬樱花绚丽绽放,以“南方大地上最早来临的春天”之名,成为无数旅友的“诗和远方”。随着樱花谷声名鹊起,当地因势利导,对位于樱花谷西南角的山花村实施全面开发,将原本封闭的山花村融入无量樱花谷和相邻的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景区,带动山花村发展。

一如无量山中的众多村庄那样,农业和牧业曾是山花的主要产业,耕作和养殖是村民们的主业。而在融入无量大景区建设之后,村民们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重大改变,用山花村党支部书记罗兴富的话说,就是村庄的人们“从过去上街售卖农牧产品,转向了坐在家里‘卖风景’”。

倒映着青山云影的“无量剑湖”,流淌不息的莫比克河,架在河上的拱桥曲廊,河岸山坡上的幽静人家,挂在村头古核桃树上的朴拙村牌……让进到村里的人们恍然模糊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

无量山中自古多茶树,时至今日仍保有不少珍贵的古茶树。而在幽谷中的山花村,更是难得地保存着一片总数达1400多株的古茶园。初冬时节,古茶树上白瓣黄蕊的茶花开得灿若繁星。

如果说樱花谷大景区的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点靓”了幽谷中的山花村,让山花村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一朝美名山外知”,那么,住在村里的南涧一中退休教师、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杨元臣则用自己的行动,“点亮”着这个被人们誉为“世外桃源”的小山村。

杨元臣本是大理州大理市下关镇七里桥大庄村人,自1962年到南涧工作后,他便扎根在这片无量大地上。30多年间,他先后在南涧小学、南涧三中、南涧一中等校工作,直到1997年从南涧一中退休后,随家人回到山花村居住生活至今。几十年来,杨元臣除了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南涧还被人们称为“活雷锋”:他自购工具免费为学校师生理发;自泡药酒帮人治疗跌打损伤;为学校里孩子小的老师义务照顾孩子;关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村里常常照顾邻居残疾兄弟,定期给兄弟俩理发,上街买菜时总不忘带一份给他们。

村中的莫比克河上,村民们过去常常捆几根木头往河上一搭,就成为一道简易的便桥,方便两岸人们往来。杨元臣成了这些便桥的义务维修工,见小桥的木头散了,他去捆好;见木头腐坏了,他想法换上新的;遇上大雨冲毁木桥,他带人重新把桥搭好。

前些年,村里一个在云南农大读书的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拖欠学校1万多元的学费,眼看不能按时毕业。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杨元臣知道后,从自己不多的积蓄中拿出这笔钱,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孩子赶上了当年的公务员考试。

在村邻们心中,杨元臣就像一盏灯,照亮和温暖着身边的人。

午后,一整个上午都白雾弥漫的无量山中出了太阳,杨元臣家的青石小院里花木葱茏。听力不太好的他戴上助听器,在大家的要求下介绍了自己这几年在村里做过的一些“小事”,他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这是南方大地上的冬月,而在澜沧江北岸的无量山中,漫山茶园里的冬樱却开得如云似霞,仿佛将无量山又带入了新的春天。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