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依婷
爱情,是成年人世界中的一道问答题。
若将人生视作一张试卷,爱情必将是中规中矩的答卷中,最具个性、不拘一格的部分。
可叹的是,本该洒脱肆意的爱情故事,时常逃不过社会舆论与社会观念的桎梏。换而言之,人们在讨论“找对象”这个话题时,常常会受制于外在形象和刻板印象的左右。
就我自身而言,由于先天性的残疾,走起路来总有些不大“美观”。自从迈进适婚年龄段后,各路长辈的叮咛就不绝于耳:“可别要求太高哦!差不多就行啦!”
听着这些话语,私心里也暗暗忖度,若我身上并无残疾,是个行动自如的青年,他们还会这么劝说吗?
幸而我是个执着的人,无论他人如何言说,都始终坚守自己的观点:爱人之情本是一件充盈着美感的事,优质的亲密关系是帮助个体成长,并获得疗愈的重要途径。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茫茫人海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本就是小概率事件。为了让这种“小概率”走进现实,其重点在于不断扩容“样本”,也就是扩展社交圈,扩大接触面,以求出其不意,摩擦出火花。而非反其道而行之,自我限制,抑或是委曲求全,将自我局限于在一个熟悉的、同质的熟人圈内部。
第一次恋爱时,我才19岁,还是个学生,暗恋班上的一名男生,久久不能表明自己的心意。终于有一天,他走过来问道:“一起吃饭去吧?”犹记得,下楼梯时,他总是温柔地扶住我的肩,还喜欢把盒饭里的肉菜悄悄放进我的碗里,确实那段时间很令我感动。可我又总在想,他父母会怎么看我?他家里能答应吗?虽然年少,却难以轻狂,我怯懦地选择了落荒而逃。此去经年,他失望而落寞的神情,实在难以忘怀。
后来,我努力学会了“不害怕”,也碰见了另一个“他”。可是,我们之间又好似老隔着一层薄纱,有点教人琢磨不透。时长日久,我终究心中不安,忍不住要去问一个答案。他惜字如金地说:“我爸讲,我们要在一起的话,他就跟我断绝关系……”我再次选择了转身离开,没有犹疑,也没能看清他的神情。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必得要经历了这种种滋味,才能更坚定自身的信念——挫败何足畏惧?那不过是全新的开始。重要的是,要给予自己开始的机会,要有去爱、去闯的自觉与自信。
在我身边,有不少残疾人伙伴。他们之中,有的组建了家庭,有的找到了爱侣,也有的独立而自由,努力寻觅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选择生活方式的范畴正在日益扩大。每一个人的可能性与小美好,都正在被看见、被发觉、被尊重。
爱情是一道问答题,既可以答得文思泉涌、文采飞扬,也可只落寥寥数笔。关键在于,要牢牢记住,书写答案的这支生活之笔,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中。因而,请务必答得自在而洒脱。
我们都值得拥有更好的。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