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内蒙古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_内蒙古通辽市 何丽君

那一年的秋天,枫叶红了、果子熟了,庄稼也丰收了,就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母亲十月怀胎在家乡的小镇上生下了我。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的第一声啼哭让双亲有了一种为人父母的骄傲与喜悦,然而还未等他们脸上的笑容散尽,我就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唇腭裂。

本应该沉浸在喜悦中的父母听到医生这样的诊断结果,犹如五雷轰顶。因为他们听说过这样的孩子,由于不能吮吸母乳而有可能活活的被饿死。一时间病房里传出了各种“安慰”父母的声音,“这样的孩子活不了,吃不了东西会活活的饿死的,你们就别费力气了,扔了算了......”;“这还是个女孩,你们还年轻,还有时间再生一个,这样的孩子喂不活......”七嘴八舌的声音打破了病房的安静,也敲击着父母的心。

那一刻,母亲将襁褓里的我紧紧地抱在怀里,那种心酸与不舍只有“母亲”才能深深的体会。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割不断的血脉,剪不断的爱,怎么能说扔就能扔的?心酸的泪水犹如秋雨,淋透了双亲的心,袭来阵阵寒意。一时间,喜得千金的喜悦变得如此的青涩。他们知道,由于家境的贫寒,他们已经无力回天,但天性的大爱又无法让他们选择放弃,难道只能看着亲生女儿活活被饿死?父亲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抱起了我,我极力的睁大了眼睛去迎合他的目光,精灵的眼神中父亲读懂了我对生命的渴望,他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真情,如山的父爱化作串串泪珠滴在了我稚嫩的脸上,他用一个男人最有力的声音说,“宝贝女儿,爸爸一定会让你活下来的......”从那以后,父母亲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喂养生活。

那个时候,小镇上是买不到奶粉的。托人找关系也只能买到几袋“葡萄糖粉”。即使是这样,我每个月都要吃掉一个人的工资(每月三十块钱)。我的到来,为这个家犹如雪上加霜又添了一份负担,虽然家境如此的窘困,但是父母亲克服了重重地困难毅然决然的将我留在了这个多彩的世界上。哺育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每一次喂食都是母亲最心酸的时候。由于上颚和鼻腔是通的,无法允吸,只能靠母亲一勺一勺的喂食,一不小心就呛的咳嗽不止。就这样从嘴里吃进去从鼻子里流出来,反反复复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次才能填饱我的小肚子。父亲怕我吃不饱,每天夜里都要起来三四次给我喂食。父母亲就是这样没日没夜,分分秒秒的共同呵护,用心血与亲情养育着我,让我这个残缺的小生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时光荏苒,母爱绽放在晨露中,父爱迂回在夕阳里。如今,他们已年过半百,生活的艰辛、日夜的操劳让他们褪去了青春的颜色。但是,在我的心中,他们的爱就像涓涓河水长流不息;就像巍巍高山坚不可摧。如今,我已为人妻、为人母了,常言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我做母亲的那一刻起,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为儿女所倾注的心血,是一辈子还不完的恩情!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