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江苏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

作者_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 彭晓林

每天清晨,略带雾气的公路上总是会准时骑行着一位下肢重度残疾的女人,然后停靠在贾桥旁临时搭建的简陋屋棚里,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一台简单的修补机给人缝缝补补,赚取不多的报酬……

每当看着她艰难骑行的样子,总是很让人为之心酸,眼泪就会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可是她却不管春夏秋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只为要支撑起整个家庭,这就是我的母亲--唐白梅,我家位于氾水镇龙河村双沟组,在妈妈四五岁的时候,厄运就早早地降临到她的身上,一场意外的医疗伤害使她的下半身完全瘫痪,从那时起就一直瘫痪在家,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的学习生活,由外婆一个人辛苦地照料着,在后来的日子里,她的病情有过继续恶化的危险,在县、镇民政部门的资助下又做过两次手术,至今在她的身体里,还有钢筋支撑着,下肢完全瘫痪,行动只有靠两只小板凳来回移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倍受伤病和疼痛的折磨着,看似柔弱女人,却和命运做着顽强的抗争,连给她主治的医生都无法相信她居然奇迹般地生育下一个女儿,从此我就是她人生最大的希望和未来。

母亲为了让我更好地学习生活,用她坚韧的毅力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微薄的收入,在重度残疾人当中,大都无法独自行走,更不要说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我们看似简单的修补工作,对于母亲来说需要付出更多,每天回家后,顾不上一天的劳累,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便,一盘盘的线需要她自己绕好,每次都要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当我做完作业后就帮妈妈一起准备装上机器,以备明天之用。每当母亲伸出满是老茧的双手的时候,我的心里一阵阵的酸楚,那是她在辛苦劳作的岁月中留下的印证。母亲总是教育我说:“虽然我身体有缺陷,但是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去创造,就算我再苦再累也要让你生活得好一些,享受和别的小孩同等的教育,将来考大学,做个有用的人……”就是这几句简单的话,她却要付出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在学习上,妈妈为了让我安心读书,不让我饿着,这几年来,她都是一直坚持给我送饭去学校,因为妈妈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条件不允许在学校搭伙,缴给学校的伙食费,我们娘儿俩简单点可以吃不少日子,不管刮风下雨母亲都会坚持骑电动车给我送饭去,她总是说:“我辛苦一点不要紧,绝对不能让你受苦受累……”是啊,就是这样一位自强的残疾母亲,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伟大;证明着生命的价值。她不仅仅是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母亲,更是广大残疾人朋友学习的榜样,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但是平凡的母亲却用双手支撑起明天的希望。现在她通过修补的这门手艺增加一点收入供我将来上学之用,今后母亲的生活也许依然辛苦,但是从她恬静淡然的笑容里我感觉到她对生活的满足和希望……

我为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我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贫困家庭,但是政府通过低保、救助等各种方式来帮助我们,我会谨记母亲的循循教导,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更多和我们有着同样生活境遇的残疾人能够享受到社会的帮助和关爱。

[1] [2] [3]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