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侯超韡
全国盲人计算机技能大赛已经办了两届了。2008年的12月份,三十名来自全国的参赛选手,顶着寒冷的北风,齐聚北京,这一幕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2011年,又是12月,同样也是三十位选手,再聚北京,而从这些选手身上中,能感受到计算机带给了他们不同的生活。
“三心二意”地来比赛
顾伶磊,是个个子不高的帅小伙,今年28岁,他是专程从杭州过来考试。这虽然不是他第一次来北京,但寒冷的天气还是让他有些猝不及防。这次来参加全国计算机技能考试,除了想拿个好名次外,他还有个任务——为自己的网店做宣传。
患有先天视网膜萎缩的顾伶磊,虽然没有见过麦克风、调音台,更别说音乐编辑软件的界面的样子,可如今他在淘宝上,经营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音频设备店,店名叫Music baby。别看他年龄不大,还真有些生意经,在接受采访时他恳请我能否在文章中提一下他的网店名称,就算是给他的网店做一次免费广告。
2004年顾伶磊刚刚中学毕业,一次偶然机会他接触到了电脑,出于对电脑的好奇,他开始自学电脑。从键盘上每个字符表的位置,到操作系统中的快捷方式,他都要一点点地记下来,每当遇到有弄不懂的操作时,他都会上网在论坛或是聊天室里和其他网友相互交流,一来二去顾伶磊和很多盲人计算机爱好者成了朋友。
因为一次偶然机会,他经常访问的一个论坛里,一位盲人网友发了一个帖子,想请人帮自己录一首歌。“尽管当时我对音乐软件还没太多接触,但我想这对自己在电脑方面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我立刻欣然答应了。”顾伶磊介绍起第一次接触音频软件时的情景。尽管最后那个发帖的网友通过其他途径录下歌,但这却让顾伶磊和音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整天在网上搜集相关的知识,登录论坛向音频发烧友学习。他说:“有时我不仅在盲人这个音频圈里学习,还常常要同明眼朋友交流。”顾玲磊的努力没有白费,慢慢地他在音频制作这个圈里小有名气,不仅很多盲人朋友向他请教问题,他还在很多明眼人成了音乐发烧友。
随着名气越来越响,他经常有偿、无偿地帮明眼朋友或盲人朋友做一些音频合成的工作,随着对音频产业圈的渐渐熟悉,他萌生了创业的念头。2009年,在家人、朋友的帮助鼓励下,他在淘宝开了一家专门出售音频设备的网店,“在网上开店人气是最关键的因素,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网店能否存活下来,因此开店初期,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买家的关注,我一边卖音频设备,一边提供手机充值业务……”,顾伶磊对于自己的创业心得显得自信十足。想要成为好的卖家,首先要做一名优秀的买家,所以他也经常在网上购物,从而也学到很多购买经验。经过两年多的细心经营,网店已经拥有四颗信誉钻,平均每月能获利几千块钱。
尽管他现在还要一边从事按摩工作,一边照顾网店生意,有时为了发货他常常忙得昏天黑地,可他心里美滋滋的,顾伶磊觉得他在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临别时他告诉我,明年他想把按摩店的工作停了,专心经营这个音频设备网店。
弥补自己的一个遗憾
要说这次大赛最有希望夺冠的,来自上海的诸晓鸣算其中一个。别看他只有26岁,但在盲人计算机圈里算是小有名气的,而参赛经验也相当丰富。
“除了经常参加在上海组织的计算机比赛外,第一届全国盲人计算机技能大赛我就参加了,但我最后和冠军失之交臂,因此要在这次比赛中,一定要夺回来。”这是赛前诸晓鸣立下的誓言,而最终的结果让他如愿以偿,获得了本次比赛的冠军。
诸晓鸣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靠的是一份执著。2005年第一次接触到电脑,2006年底才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参加第一届全国盲人计算机技能大赛时,他对编程仅仅处在刚刚入门的阶段,总结那次比赛的失利,他说道:“那次我没有获得冠军,回家后开始认真地总结经验,我觉得主要还是软件编程这方面不占优势……”发现问题就要勇敢地改正它,这种执著顽强的性格在诸晓鸣的身上异常闪亮。通过指导老师的帮助和自身不断地努力,在编程方面慢慢地有所心得。“我最开始接触编程时,总觉得它很难,要背无数条编程语句,可随着对它接触的深入,我发现学习编程,关键要思路清晰、代码风格清洁,有自己的构想,还要常常自己去写。”诸晓鸣对于学习编程,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
就像他所说的,要想把编程学好,最关键的要把各种编程语句运用到实际当中,而他正好将学习编程和自己的兴趣爱好完美地结合起来。因患视神经萎缩,三岁时诸晓鸣走进了黑暗的世界,但爱玩的天性并没有随着色彩的消失而远离他。接触电脑后,他发现适合盲人玩的计算机游戏特别少,“盲人想玩些简单点的游戏都要到明眼人的游戏网站去玩,很不方便,所以我那时就想设计出一款适合盲人的游戏。”诸晓鸣讲述着自己的构思。后来,他发现棋牌类游戏对于盲人最容易上手,于是决定通过编程在网上建立一个适合盲人使用的棋牌游戏。“我当时就觉得开发一款游戏即能满足大家的需要,同时也能试试自己编程的水平如何。”出于这样的目的,他在高中的暑假期间开始做起来。遇到不懂的编程语句时,他会向网友、老师请教,有时从网上知道一些新的编程语句,而编程语句的说明又全部是用英文注明,他只能将逐个单词记录下来,到网上挨个进行翻译,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他开发了一款包含斗地主、象棋、五子棋的棋牌游戏,并将这个游戏上传到了网上。“没想到刚上传没多久,就有上百名盲人朋友通过QQ与我交流,并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改进意见。”游戏开发的成功让诸晓鸣喜不胜收。
即将从华东师范特殊教育学院毕业的诸晓鸣盼望着能够找到一份和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希望在软件编程这方面的特长能够帮助自己尽快走进明眼人的世界。
这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快乐
本次比赛中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才18岁,名叫刘洁,患有先天视神经发育不良。虽然眼前仅有微弱光感,但这位地地道道的天津姑娘随处都流露了一份幽默、乐观。
在天津市选拔比赛中,刘洁以第二名的成绩“杀出重围”,来参加本次决赛的,“当时有四十多名盲人报名,当我得知自己成绩能够进入决赛后,我高兴坏了,回家我就跟我妈说,如果我要在决赛中比这个成绩好,我就向大家介绍这个最好成绩,不然我就说我第二名,在我心里就取最好成绩。”刘洁说着自己都乐了。
2005年刘洁开始接触电脑,可她电脑水平的提高还真跟别的选手有所不同。“我的电脑水平能达到这水平,这要感谢我同学,都是被他们逼出来的。”原来刘洁在班里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同学有点什么事都找她帮忙,后来学校有了电脑课,有的同学经常误操作,把电脑系统搞得乱七八糟,有的同学把系统搞得接近“瘫痪”,而此时刘洁都要试着帮大家解决一下。“其实,有好多问题我也不清楚,像软件的功能该怎么用,系统坏了又如何去装,可我觉得什么都有‘第一次’嘛,反正都搞成这样,不如就努力修理一下。”刘洁说道。慢慢地她对电脑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深,同学们给她起了个绰号——F1,因为用电脑时,不会操作时,按下F1系统就会弹出“帮助”菜单。
“通过这次比赛,我可算知道天多高、地多厚了,来之前,我还以为盲人计算机考试没有多难,这回我算知道自己这水平有几两了。”谈起比赛收获,“F1”还不时地调侃着自己。电脑技能对于刘洁来说除了让她能有机会来北京参加这样一场比赛之外,也给她带了很多方便、快乐。“以前买东西,总是妈妈给我买,现在要买一些电子产品像手机、MP4,还有书和一些小艺术品之类的,我都可以从网上买来了。”刘洁介绍。
现在,刘洁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并在电大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习,努力充实着自己,虽然未来的工作和电脑未必有什么联系,但她说:“我的生活里有了电脑,给我增添了很多乐趣。”
比赛对于每位选手来说,所获得的收获是不同的,有人通过比赛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从中获取了很多知识,还有人得到了快乐,但不论怎样,这些收获都与它有关——计算机。每位选手或许并不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能和计算机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他们肯定如今自己和它已经分不开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里,计算机或是工作伙伴,或是娱乐设施,无论哪样,计算机都伴随着他们成长着,同样它也成了中国盲人事业发展的见证者。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