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新春 刘君祥
编者按: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之年。各地针对盲人群体开展了有特色的脱贫工作,帮助盲人走出困境改变命运,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亮点、有故事的脱贫先进典型。
为了讲好盲人脱贫攻坚的故事,本期“助盲脱贫”行动报道,从众多的脱贫人物故事中选取了5位盲人的先进典型,他们当中有河北盲人吴顺丰、陕西盲人张守学、湖北盲人郭大荣、安徽盲人李二庄、甘肃盲人章新俊,通过这些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激励更多的盲人朋友自强不息、坚定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双目失明的人能干什么?“能当老板!”这是河北省盐山县小营乡刘武村的村民告诉记者的。村民说,“盲人老板”叫吴顺峰,今年60岁,家住刘武村西头。
吴顺峰一米七八的个头,皮肤黝黑,仔细一看他的眼球却与常人不同,转动不太灵活。他爱人告诉记者:吴顺峰双目失明是后天造成的。他原本是一名军人,1979年在参加一场战役时负伤,复员回乡后视力逐渐下降。
1991年的一天,视力不太好的吴顺峰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天“黑”了下来,“不对劲啊,大中午的怎么天黑了呢?”吴顺峰心里着急,他使劲地睁眼,可眼前始终是一片漆黑。
吴顺峰彻底失明了,一家五口的顶梁柱倒了。吴顺峰与爱人和三个年幼的孩子,相拥在炕上哭个不停。
原本乐观的吴顺峰变得郁郁寡欢,整日躺在炕上。养活全家的重担落在了爱人张金霞一人身上,她起早贪黑,往返于几亩耕地和家中,为4口人的吃饭问题忙碌着。
吴顺峰是个心思很重的人,他想得很多。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刚会走,自己是个“瞎子”,靠爱人一人撑着家,能撑多久呢?一个女人累趴下了怎么办?
一天他把爱人叫到跟前说:“这个家是不行了,你带着孩子往前走吧(改嫁)。”吴顺峰当时想好了,只要爱人和孩子一走,他就想办法结束自己的生命。张金霞一听哭了:“咱眼睛瞅不见不要紧,有你这个人就是依靠,我哪里也不去,和你过一辈子。”
爱人没有离开吴顺峰,但吴顺峰的悲观思想没有多少改变。
1996年,吴顺峰家的小麦歉收,眼看没有吃的了。几位亲戚给吴顺峰家拉来了一三轮车小麦。摸着一袋袋的小麦,吴顺峰对生活的态度忽然有了大转变。他在想,亲戚、邻居对自己帮助太多了,一辈子老靠别人的救济活着也不是办法,不如拼搏一下,为亲友更为自己争一口气。
吴顺峰对爱人张金霞说:“咱就用这一车麦子做本钱,开个馒头房吧!”
张金霞很高兴,吴顺峰开始了新生活。买来馒头机、蒸笼等器具,馒头房办起来了。
馒头机只能生产半成品的馒头,许多工序还需要人工完成。吴顺峰虽然什么也看不见,但心灵手巧,慢慢摸索出了和面、揉面等蒸馒头的工序,练出一套盲人蒸馒头的绝活。一大盆面粉,放多少水、多少碱,这些事老吴“闭着眼睛”就完成了。蒸出的馒头饱满而柔软,乡亲们都喜欢吃他做的馒头。吴顺峰说,那时最多一天蒸了525.5公斤面粉的馒头,可把他和爱人累坏了。
馒头生意的红火,让吴顺峰重新找回了自信。
他兜里装着蒸馒头赚来的3万元钱还不知足,他想干更大的事。
“你现在已经是了不起的人了,还想干嘛?”亲友们觉得吴顺峰的想法有些不正常。
吴顺峰在琢磨着第二次创业,最终还是扶贫干部帮了他的忙。
吴顺峰在没失明时喜欢看电视,读报纸,自从失明后,就都“戒”了,后来驻村扶贫干部给他买了一台“戏匣子”,他就又开始听外面的世界。
吴顺峰说,他可喜欢这个“戏匣子”了,收的台多,声音清楚,晚上睡觉都抱在被窝里听。
开春的一天,山东经济广播电台《小康桥》栏目说,我国城乡居民对肉鸡的需求将大增。这条消息让他睡不着觉。
他向收鸡蛋的亲戚搞市场调研,亲戚告诉他盐山本地的白条肉鸡都是山东拉来的。
他问养鸡的邻居鸡咋养,邻居说建好养殖场,注意按时打防病疫苗,喂饲料就行。
于是,吴顺峰办起了肉鸡养殖场。养鸡场内的鸡笼、电灯都是吴顺峰自己设计安装的。
什么也看不见,这些活儿是怎么干的呢?
吴顺峰说,鸡笼是听亲戚比画着说,自己设计并组装的,电灯和电线也是自己用螺丝刀、钳子一点一点安装上的。
他听出记者有些不信,便走进鸡舍,把一个鸡笼拆散,很快摸索着又将它安装上了,手法还很熟练。
吴顺峰喂鸡也很有一套,扛起一袋饲料走到鸡舍,拆开封线,把饲料倒进小推车里,沿鸡笼喂鸡,饲料一点都洒落不了。
村民说,吴顺峰有特异功能,身上装有“电脑和雷达”,要不然怎么这么能耐。
他听后,哈哈大笑:“这么说我还成神仙啦!”其实,吴顺峰这些“特异功能”都是他用心练出来的。“熟能生巧,这句话可没说错。”吴顺峰说。
吴顺峰养鸡养得很成功,仅2个鸡舍的5700只鸡就挣了28000元。
吴顺峰不但懂技术,还懂市场。2019年上半年,活鸡价格猛涨,六七月时,每斤4.4元,是少有的高价。在赚了一笔后,他歇棚暂时不养鸡了,别人都说他脑袋出了毛病。
吴顺峰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他说,根据经验和专家的介绍判断,鸡的价格不会再涨了。可这期间饲料的价格也随着涨,养殖成本增加,不如等饲料价格稳定后再养殖。
事实证明,吴顺峰对市场的判断是对的。
吴顺峰养鸡脱贫致富出了名,许多乡亲都想让他拉一把,吴顺峰乐此不疲。从2003年至今,他创出一个奇迹,一个盲人帮助了盐山、海兴、孟村、黄骅4个县市的70多个农户发展肉鸡养殖,把一些穷弟兄拉上了致富路。
从2004年起,吴顺峰开始当上某饲料公司的代理商、多家雏鸡孵化企业经纪人、多家肉鸡收购企业的经纪人,一条龙为4个县市的70多户肉鸡养殖户提供饲料、雏鸡供应、肉鸡防疫和销售服务。
盐山县小营乡王姑娘村的张金辉,是吴顺峰借钱扶持起来的肉鸡养殖户。两年前,张金辉穷得住在漏雨的两间半土房里,如今花了6万多元盖了6间大瓦房,这些钱都是他养鸡赚的。张金辉见人就说:“老吴是个大好人,跟着他干就像入了保险,放心。”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