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盲文图书馆 于歌
随着我国总人口基数不断扩大,残疾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对无障碍环境及服务的需求一直在扩大。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机构,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体现出博物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参与文化生活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好的条件。
近年来,国内各大博物馆在无障碍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探索,尤其在场馆基础设施层面有了长足进步。大部分博物馆都配备了基础无障碍设施,具备出入口绿色通道、无障碍电梯、残疾人卫生间等设施和空间,提供轮椅、童车、拐杖租赁和协同特殊人群参观等无障碍服务。然而这些无障碍设施大部分还停留在满足肢体残疾人士的需求上。无论是展出的展品还是模拟的场景,不是被玻璃罩起来,就是被隔离带拦起来,展品前“请勿触摸”的警示语不断地提醒着来参观的所有人,只可远观不可近玩。这样的设置对于盲人来说基本等于把他们拒之门外了。
在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甲6号的中国盲文图书馆里,有这么一个触觉博物馆。博物馆里没有玻璃罩、没有隔离带、没有安保人员,每一样展品、每一个场景都摆在面前触手可及。这就是国内第一家从基础设施到展览内容均是针对盲人的特点进行特别设计的触觉博物馆。从生理补偿角度来说,触觉和听觉是弥补盲人视力缺陷的有效方式。触觉博物馆的设计思路就是尽量有效地利用盲人的触觉和听觉,带给他们完整的观展体验。展览内容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体现,也是传递展览主题的主要载体。盲人主要通过触觉来认知事物,虽然盲人的触觉对细节的感知能力比普通人要强很多,但在效率上仍然不如视觉。所以展览的展品要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将要表达的内容尽量直接、安全地传递到盲人的指尖。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提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大多采用青铜材质,熔点低,好铸造,性能稳定。浮雕特别适合向盲人展示古代名画,以及历史事件的场景还原。例如名画《清明上河图》,原作品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体量庞大,内容复杂。触觉博物馆取原作品中刻画汴河码头繁忙景象的这段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局部放大,制作成长230厘米,高110厘米的浮雕,通过突出描绘拱桥和桥上的商贩、桥下的船只和船工、以及河岸两边的建筑,以点带面地介绍北宋时期的人文建筑与社会风貌。又如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典故展示。我们请艺术家们先还原历史事件的场景,用线描的方式定格事件画面,去繁化简,留下最能代表事件的特征后,做好泥稿浇铸成浮雕。成品长168厘米,高75厘米,主体为舞乐图,通过突出描绘跳舞的女子、演奏不同乐器的乐师、以及士大夫与诸侯的交往,形象地向盲人介绍不同场合身份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致。
雕塑作品特别适合向盲人还原历史文物、人物、建筑、以及人体结构等。例如后母戊鼎,原件长110厘米,宽78厘米,高133厘米。触觉博物馆采用同样的青铜铸造工艺缩小比例复原了此物品,长59厘米,宽42厘米,高65厘米。又如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模型,均缩小到底座周长400厘米以内,采用砂岩材质制作。既突出了质感,又方便盲人从各个角度探索。再如雕塑《掷铁饼者》,触觉博物馆进行了等身高复制,让铁饼运动员的身高与普通人类似,这不但能够让盲人体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魅力,同时雕塑上刻画的肌肉线条以及弯腰、曲腿、摆臂的掷铁饼动作,也能够帮他们理解真实人体的肌肉构成和运动姿态。
语音讲解服务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于盲人来说,却如雪中送炭一般重要。当前大部分博物馆虽然提供语音讲解服务,但主要采用的是手机扫描二维码,再用手机应用播放的形式。这对看不见二维码位置的盲人来说不太方便,视觉博物馆针对盲人的特点特别开发了自动语音讲解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识别通信技术,每一个展品上方的天花板配有一个唯一的信标。当盲人走到这个展品前,接收器就能立刻识别天花板上的信标并调取存储中相应的音频,做到“一步一解”,盲人走到哪里,面对着哪个展品,听到的就是这个展品的介绍。同时,讲解系统的外形与功能设计也进行了多次升级。第一代的耳机是全包围式,讲解语音完全占据了盲人的听觉,使盲人很难再感知周围环境,影响了他们行动。第一代的接收器是手持式,音量语速调节以及语言切换等控制功能都放在了接收器上,盲人要想听讲解,就必须占用一只手调控接收器,影响了他们触摸展品。现在讲解系统全部整合在了一顶轻便的帽子上,帽子只配备了一个供左耳倾听的可调节方向和长短的定向扩音器,不影响盲人感知周围环境,帽顶是接收器,帽檐上是各个功能控制按键,既解放盲人双手、方便盲人操作。
综上所述,触觉博物馆为盲人提供了安全的观展环境,完整的观展体验,以及及时的观展反馈。盲人能和其他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在女娲造人和伊甸园的传说图画了解东西方的神话历史,通过各种世界奇观模型的触摸中感叹世界的壮观与神奇,在太阳系沙盘模型知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在运动员雕塑和北京奥运会火炬体会运动的激情,通过玉兔号月球车、和谐号高铁和蛟龙号深海探测器模型感受人类探索世界奥秘的追求。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