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用在肇庆市鼎湖区广利镇水坑二村的梁伟飞身上尤为贴切。虽然自出生起就四肢残疾,但凭着聪明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他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道路。近日,梁伟飞对记者讲述了他身残志坚的故事。
祸不单行
对梁伟飞来说,站着是一种奢望。自出生那一日起,他的生活就难以自理。母亲梁丽颜至今难以忘记50年前生下他时的情景,梁伟飞的出生并没有带给家里太多喜悦:孩子的四肢前肢向内弯曲,与正常婴儿不同。出生后第二天,梁丽颜就带着他到市里求医,医生表示医治不了。
不甘心的梁丽颜在孩子出生第三天凌晨4点,从家里出发前往广州的中山人民医院就诊。然而医院给出结论,孩子手脚失去了神经线,属于先天性残疾,无法治疗。
1980年,梁伟飞父亲去世,梁丽颜带着4个孩子改嫁到水坑二村。祸不单行的是,梁丽颜与新夫所生孩子发烧烧坏脑子,智力发育缓慢。一家人需同时照顾2名疾病患者。
如今,梁丽颜和2个儿子一起生活在水坑二村。梁伟飞向记者介绍他的弟弟,“他叫谢敬文,四肢健全,但智力比起同龄人有很大差距。”
自强不息
尽管四肢无法动弹,梁伟飞仍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提高生存技巧。6岁那年,他学会了用腰力起床。10岁,他学会了利用腰力摇摆凳子,使自己坐在凳子上面就能前行。虽然5分钟的行走距离不到10米,但正是凭着韧劲,他实现了独立“走出”家门的人生跨越。
“虽然自己身体残疾,但是周围人都很接纳我。”实现走出家门的梁伟飞很快融入当地小朋友的圈子,和他们一同玩纸牌、下象棋。
似乎上帝对他身体残疾的补偿,梁伟飞从小很有悟性。看到别的小朋友上学学习拼音、汉字,他就会主动请教他们怎么念,还会把他们的书借回家里自学。“如果让我上两年学,情况就会好多了。”梁伟飞始终对母亲没能让自己上学“耿耿于怀”。
随着年龄增长,梁伟飞按捺不住对外面世界的渴望。他从别人口中听到许多关于广州、佛山、深圳的介绍,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头脑形成。
18年的“旅行”
1986年的一天凌晨3点,21岁的梁伟飞和邻居一位智力有障碍的伙伴一同溜出家门,趁着夜色,瞒着家人,赶往了去广州的路上。“行走了3天3夜,最后我们选择在广州文化公园落脚。”梁伟飞说。
第二天,发现儿子失踪后的梁丽颜连忙发动亲戚四处查找,几天无果。
到达广州后,梁伟飞两人开始以乞讨为生。“白天在闹市里,晚上就躲在天桥底下。有时候下雨,我就躲在屋檐滴水处用雨水洗澡。”
时间久了,梁伟飞也认识了周边下象棋的老人。“一开始他们不想和我下棋,我就故意气他们,有些气不过来,就和我下起来了。如果我赢了,他们就给我1元、5毛的。”最后,他的棋艺在周边地区也小有名气,甚至成为了谋生的手段。
除了广州,梁伟飞还去过佛山、深圳、阳江和湖南长沙等地,原来和他一起出来的伙伴因身体原因回去了。梁伟飞向记者说了一些他“旅行”的经历,其实,流浪生活非常艰难,他曾经碰到过抢劫和勒索,但他还是不想回家。“不想成为一个负担,还是想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
梁丽颜说,曾经有同乡在广州看到过她儿子伟飞,回来告诉她,她才稍微放心。“但也不知道上哪儿去找他,只能祈祷他万事平安。”
获省残疾人象棋赛第4名
2004年,离家18年的梁伟飞选择了回家。对于梁丽颜来说,多年的牵挂终于放下来。
回家后,梁伟飞依然保持对象棋的热爱。2010年,他代表肇庆市参加广东省残疾人象棋锦标赛,获得第4名。3年前,别人送了他一台二手电脑,他每天在家里和电脑对决。他向记者展示了用脚指头控制鼠标下象棋的场景。
去年,他还买了一辆轮椅电动车,只需要动一下脚指头,就能控制车的前进、转弯和后退。“有车之后,他就欢喜得很,每天都往外面跑。”梁丽颜说。
现在,梁丽颜已经70多岁,照看梁伟飞的重任落在了弟弟谢敬文身上。“洗衣、拖地,扶伟飞上下车,帮他擦身,这些敬文都可以做。每天伟飞开车出去买菜,我在家里负责煮饭。”梁丽颜介绍了母子3人的家务分工。
如今,最让梁伟飞期待的,就是新建的房子即将入住。鼎湖区残联为了他们一家的新房筹得4万元。梁伟飞也说出了目前遇到的困难,“还差厕所和水电没有搞好,资金上还欠施工队1.6万多元。”
“如果我能去工作,每月能赚五六百元也好啊。”看着自己扭曲的四肢,这位铁汉子道出了无奈。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