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我国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 防控刻不容缓

2014年10月08日 来源:人民日报

孩子呱呱坠地,发出响亮的啼哭是每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对于有出生缺陷的孩子家庭来说,这一刻就会变成一个噩梦的开始。

出生缺陷是全球共有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之一。国家卫计委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在5.6%左右,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数约90万例,也就是说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出生缺陷不仅严重地影响和危害儿童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更影响家庭的幸福、和谐,也给社会造成潜在的经济负担。

根据湖南湘潭市岳塘区政协组织的驻区部分省政协委员的调查,在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福利院等机构了解到,30%—40%的患儿在出生后死亡,20%—30%的患儿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生活质量,约40%将成为终生残疾。存活下来的先天缺陷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困扰、学习焦虑、人际焦虑、健康等诸多问题,而且部分患儿因为自理能力差、家庭负担重,变成弃婴或送入社会福利院。

我国政府早已意识到预防出生缺陷是造福千秋万代的民生问题,并于2005年决定每年的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至今已经是第十个年头。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格局,初步建立了包括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仍存在诸如出生缺陷筛查率和干预率有待提高、专项筛查经费缺乏、群众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知晓率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是完善出生缺陷防控体系,成立出生缺陷防控组织机构,加大宣传和健康教育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加婚前检查,主动接受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其次,将出生缺陷干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贫困出生缺陷儿童家庭提供补助,使这些患儿能够及时实行早期干预。三是建议将孕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职工医疗、居民医疗,新农合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减少家庭负担,调动公民对“两筛”的积极参与,从而全面普及“两筛”,有效预防人口出生缺陷的发生。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