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东盟友好之行”纪行(四)——越南手记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0.jpg
摩托车是越南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摄影/陈曦)

(中国残疾人网记者陈曦_前方报道)车行两天,中国残疾人东盟自驾车队完成了对越南的穿越。我没有到过这个国家,却对它有印象。越南在我脑中的痕迹,是越法、越美、越中之间的战争,是普利策新闻奖《火从天降》里奔跑的小女孩,是杜拉斯《情人》中的哀怨与性感,是街上满眼绿色的圆沿帽、摩挲穿行摩托车和紧身的高叉旗袍。

2.jpg
《火从天降》中的女孩子在美军燃烧弹轰炸时候,没有来得及跑到安全地区,浑身的衣服被烧掉了。发布轰炸的命令的美国将军找到了她,这个女孩子在美国和她的主治医生结了婚,那个将军,做了她的义父。(摄影/陈曦)

3.jpg
巴亭广场降旗仪式中护送国旗的仪仗队(摄影/陈曦)

但,谈起越南,这个受过儒家文化洗礼的国度,却不像宗主国中国那样“尚德抑武”,当南宋被草原矮种马的铁蹄踏过,欧亚大陆被成吉思汗的13副铠甲征服,蒙古大军却被越南这个“神奇小子”硌了腰眼。1285年蒙古人攻占河内,陈朝宗室陈国峻在手臂上刺上“杀鞑”二字奋起抗击,竟然神奇地杀退了蒙古人。此时,忽必烈的战船在海上遭遇“神风”没有攻下日本,蒙古大军不败神话竟然接连被日本、越南打破,元世祖大怒,他停止进攻日本,再派出10万大军攻越南。被越南俘获400余艘战船,生擒主将。记得当年读罢掩卷后,眼前浮现出现了两撇胡子的瘦弱小硬汉,光着膀子手攥着酒瓶子四处不服的形象。

1.jpg
在一家歌舞表演餐厅,身着传统服饰服务员说着流利的英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美金”中融会贯通。(摄影/陈曦)

但,到了越南,这些却没看见。飞机大炮躺在战争纪念馆的操场上,我在大巴车上一瞥而过,摩托车虽多也只是集中在市区,高叉旗袍包裹着宾馆前台服务员的礼貌与疲惫,越南导游讲着流利的中文,让口音浓重的自驾车队员汗颜。

但,这是越南。就在中越因地缘问题摩擦频繁的时期,就在我们长时间无奈地等待着入境许可而几乎被迫更改行程的情况下,在中国东盟协会理事、北奥国旅董事长田建勇的斡旋下,我们还是踏上了这片土地,我们来了,我们或不是唯一一个在这个时期入境的中国旅行团,但我们一定是唯一在这个时期入境的自驾车旅行团。通过友谊关,穿过谅山,炮弹炸出的焦土变成了并不宽阔的国道,挂着中国牌照的黑色越野车队齐刷刷闪着应急灯,在乡间公路、城市街道、山林小路中蜿蜒穿行,确实壮观。在一家名为“石”的法式自助餐厅里,我们品尝了美食,这个曾经的法属殖民地,依旧存留着法国的原原原本本那种韵味。穿着“BURBERRY”衬衣、开着凌志轿车的一群年轻父母正在餐厅里给孩子过满月,这样人群在越南是富豪一级,人均收入2000人民币的河内,这样一顿饭要200块,他们是所有年轻人羡慕的对象。印象中的绿帽,旗袍,在那里呢?

6.jpg
身背后是胡志明的巨型雕像(摄影/陈曦)

但,还是越南,越方在我们出发前反复告知,不得携带任何有关边境的地图与文件,不得发表甚至私下谈论有关领土和政治问题的任何言论,因为你的身边站着的草帽大爷可能就是听得懂中文的“那个人”。到达以后,我们没有去越南那三个最有名的名胜景点,而是被越方安排重新温习了胡志明同志从出生开始那波澜壮阔、“翻天覆地慨而慷”的革命经历,接受了一次越共的“爱国主义教育”,心中那片越南的“红”又鲜艳了一些。越南导游阿明一个接一个的“坏”笑话挑动着大家的情绪,其乐融融下大家都小心地避免去触碰那个“点”,越语“谢谢”发音像是中文的“感恩”,于是“感恩”成了我们挂在嘴边的词汇,我想起了老舍贴在茶馆柱子上的四个字:莫谈国事。   

4.jpg
身街头很难看到身着传统服饰的女性,旗袍或许只是一个象征(摄影/陈曦)

5.jpg
快到越南建军节了,荣市开始准备庆祝仪式(摄影/陈曦)

从还剑湖36条古街穿过,夜色中总能看到旅游大巴车运来美国、法国、日本的旅行团。当年这个国家穷到用牙齿去咬”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笑话说,最让美国空军挠头的是,自己用价值1000美金的炸弹去炸100美金的茅草屋,这究竟是个赔本的买卖不是?越南的“横”是有道理的,它背后是中苏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于是,它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打了10年,这成为了美国有史以来最长的一场战争,美国又一次不得不“光荣地撤退了”,美国大兵拖着疲惫回国后,却看到孩子们已经成为了街头吸着大麻高喊“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嬉皮士。输与赢,似乎在当时已有定论,但“胜”与“败”尚未可知,7年后,邓小平访美归来,中国军队和拿着中国武器的越南军队打了一仗,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得不算艰难,却让经历文革后的部队觉得艰苦,即使如此,我军势如破竹。眼看中国就可以攻占首府河内,苏联几乎就要派出“苏联志愿军”来对抗中国,美国第七舰队已从冲绳驶出,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就在眼前,中国人撤了,继续进行自己的改革开放,直到现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10年后,全力抵御西方思想侵略的越南全面改革,恢复了私有制,认可了西方的普世民主价值观。而在枪炮的硝烟之下的,是生存危机榨出的“及时行乐”,浇灌出被欺凌者对强者的钦羡与畏惧与充满愤恨的民族主义,在歌颂苦难艺术主题下,越南女人总是充满着爱恨离愁,文字中的“玫瑰”们带着伤痕与美,也带着西方人最为真实的意淫。

导游送我们出境的时候,跟我们挥手“大肝”,“大肝”是越语发音中的“再见”,写成汉字模样很有意境的感觉,。我跟导游阿明挥着手,脑中挥之不去是胡志明广场雕像的高大,我站在老挝边境对着阿明说了一句:越南“大肝”。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