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东盟友好之行”(六)——右转有地雷

2014年12月04日 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0.jpg
(摄影/陈曦)

右转有地雷

(中国残疾人网记者陈曦_前方报道)世界流量最大的瀑布“孔瀑布”闻名在外。当我们车队一行人来到“孔瀑布”的面前时,我形容瀑布的所有腹稿都没用上。因为我唯一的感觉是“长”。如果在课堂上形容瀑布“好长啊”一定会被语文老师画个“叉”,但全长达十几公里的“孔”瀑布落差仅仅是中国黄果树瀑布1/3而已。汹涌的河水地从眼前翻滚而过,波澜壮阔却不气势磅礴,在礁石上拍打起一阵阵浪花令人目眩心里却难生敬畏。


“孔瀑布”是老挝和柬埔寨的交界处湄公河下游河段,根据柬埔寨规定,中国的自驾车是不允许进入柬境内,而此次中国残疾人自驾车队是获得“特别批准”进入了柬埔寨。如果文章每次都提“北奥国旅的协调”和“田建勇董事长的特殊贡献”确实有多码字赚稿费的嫌疑,但事实就是如此,“柬中友好协会”不仅帮助车队进入了柬埔寨境内,通关时我们还进入了快速通道,让残疾人享受了免下车的通关服务,骄阳烈日下,能开着空调躲在车里享受“上门”服务,柬埔寨真给“福利”啊。

车在柬埔寨当地人俗称的“按摩路”的路上颠簸坎坷,“按摩路”就是没有铺上沥青的砂石路,满是弹坑般的坑洼让车队从”龙行虎步“变成了“蛇形猫步”,一度时速仅有30公里,越野车队和裹着头巾黝黑的柬埔寨人驾驶的牛车并驾齐驱,牛走的很平顺,车却在坑坑洼洼的路上扭秧歌。队员们在步话机里开着玩笑:“柬埔寨一定不收过路费。”导游一句话:“请大家小心开车,道路右侧是雷区“。让步话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什么?!雷... 区...?!”我心里恍惚一下,突然搞明白了“雷区”的意思,手中的方向盘下意识攥的很紧,扭头向右侧看去,一片烧过的焦土上插着蓝色牌子写的“ACCESS LANE”,再过去的红色牌子画着一个“骷髅头”,道路与标示物相隔只有20米。20米外就有地雷!这个距离让我意识到,我距离“地雷”很紧,距离“誓死如归”很远。这些地雷都是1970年到1988年战争时期的遗留物,一场场战争不仅让这个国家积弱难返,埋设的地雷也荼毒至今,因为埋一颗地雷的成本仅仅是1美元,而排一颗地雷的成本20美元,巨大的价格优势让地雷成了战争时期“穷人的核武器”。地雷在战争中的主要目的不是炸死而是炸伤士兵,地雷伤害的75%的人不是士兵而是战后平民。战后几十年,被“红色高棉”称为“最完美士兵的地雷”依旧行使着它那罪恶的使命,柬境内尚存有十几万颗地雷和很多无人区,每年都造成大量因地雷受伤、生活失去保障的残疾人。《中国残疾人》杂志曾经报道过的“地雷小姐”大赛就是柬埔寨政府为了提高民众对地雷的防护意识而采取的大量行动之一。

突然车外传来一声爆响!车子猛烈地颠簸起来,全车人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

缓慢地刹住车,下车一检查,坏了,爆胎了,左后轮胎被尖利的岩石挤破了一个大口子。用步话机跟队长联系,步话机通知:“负责压队的10号车支援我们,全车继续保持前行。”任淑梅从10号车上下来,东北人干事干净利落脆,“你一边去,我来整!”她一甩头发,三下五除二把胎换好了,“我啥车都开过,换胎是常有的事”。抬眼看去连前车的烟都看不见了,两辆车开始狂追。此时步话机里传来田建勇董事长讲的故事,他不紧不慢地说起2006年参加“东盟战略对话15周年”的活动,就是走在柬埔寨这种砂石路上,因为烟尘大,砂石滑,车速快,越野车侧滑翻到了沟里面,幸运的是人没受伤,但车毁了。这故事讲得很生动,我再侧眼撇一撇雷区,算了,还是慢慢往前挪吧。

640.jpg
进入柬埔寨境内首先要进行车辆消毒。(摄影/陈曦)

1.jpg
入关之后,对驾驶员技术的考验才开始。(摄影/陈曦)


3.jpg
车队扬起的满天黄尘之中,能见不不足50米(摄影/陈曦)

4.jpg
车队速度突然放慢,原来是一个骑着摩托车自驾游的外国人被本地的皮卡撞到了。我们的车开的更加谨慎小心了。(摄影/陈曦)

5.jpg
一个骑着摩托车自驾游的外国人被本地的皮卡撞到了。(摄影/陈曦)

6.jpg
(摄影/陈曦)

7.jpg
(摄影/陈曦)

8.jpg
爆胎后,车身突然剧烈颠簸起来,此时把稳方向是第一要素。(摄影/陈曦)

9.jpg
当地的摩托车路过“趴窝”的汽车,却没有驻足。这就是柬埔寨当地人说的“按摩路”,砂石路面上还不时有很多大坑,十分考验驾驶技术,残疾人加装车,无论是“温馨手”还是“美倍力”都出色地完成了此次考验。(摄影/陈曦)

10.jpg
背后“孔瀑布”水流量世界第一,而我们是第一个来到这里的残疾人自驾车队。(摄影/陈曦)

11.jpg
“孔瀑布”波澜壮阔却缺乏恢弘的气势(摄影/邢乐)

12.jpg
宁夏肢残人协会主席李宁为不知道从哪整来了自拍神器,从此拍照不“求”人。(摄影/陈曦)

13.jpg
重庆肢残人协会副主席陈家瑜(左)是第一次出国,第一次进行自驾车远行,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善良的微笑。(摄影/陈曦)

14.jpg
来自新疆的服务志愿者芦新民也是摄影爱好者,每天“机”不离手。(摄影/陈曦)

16.jpg
来自北京的任昆仑随身带着“怡口莲”和相机,一手交糖一手拍照,骗了不少小孩子的合影。(摄影/陈曦)

版权声明

  • 中国残疾人网站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中国残疾人网站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中国残疾人网站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将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将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中国残疾人网站的授权。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残疾人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中国残疾人网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10-84639477 邮箱:chinadp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