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陈曦)
从皇宫到皇宫
(中国残疾人网记者陈曦_前方报道)是什么让我们驱车万里去看一座900年前的废墟?
因为它号称世界的第七奇迹?因为它是唯一一个印在国旗上的废墟?抑或是为了“高棉的微笑”?我们车行在柬埔寨的路上,一路坑洼不平,满眼破败村庄,车行百里去看碧辉煌的金边皇宫和曾经辉煌的吴哥遗迹。我们来了,中国残疾人东盟自驾游第三站,柬埔寨,你好。
金边皇宫与吴哥遗迹相隔600里,共同遥望着高棉人在这座土地上从兴衰,寄托着柬埔寨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能够重塑辉煌的期盼。金边皇宫的导游自豪地说,这座耗皇宫才是高棉人真正的精神居所。到了吴哥古城才发现,属于高棉人的“辉煌”,其实已被时间吞噬。在电影《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将自己的秘密对着吴哥窟的窟洞说出,抓起一把枯草将洞塞满,将这个秘密与吴哥窟的神秘一起埋葬。吴哥王朝在400年的时间里,因何兴起,为何衰落?如何举全国之力,驱象拉动巨石头去兴建出这样一座充满了精美绝的艺术之城,又将它完整地弃之山林被风雨侵蚀被藤蔓吞噬?中国残疾人东盟自驾车队的队员们来到这座古城之下,我们摇着轮椅,驾着拐杖,仰头看那“高棉的微笑”,我们来了,或许我们有资格发言,凝固在这个废墟里的时间带给我们的震撼,哪怕用再精美图片也无法感受到。1861年,吴哥遗迹的发现者,法国人亨利·穆奥这样描述它眼前的吴哥:“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当年,在丛林掩映之间豁然出现了这样一座恢弘的城市,重达数吨巨大的石块只有现代化起重机才能负担,但高棉人却像摆弄积木般,将其精密地堆积粘合成一个城市,石块间契合地如此紧密,连刀片都无法插进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吴哥王朝又曾是怎样的恢宏?亨利并不知道,因为他写下这番感慨时,这座城已经在山林里废弃了300年。“吴哥”是高棉人的王朝,据说,占柬埔寨的人口比例95%的高棉人是来自于中国。从公元9世纪到15世纪,吴哥王朝崛起,强盛时期的领土覆盖了印度支那半岛及小部分马来半岛,在此期间,吴哥王朝修建了数以百计的砖石建筑,其中“小吴哥”和“大吴哥”是其最光辉的代表。“大吴哥”就是吴哥王朝的都城,“大吴哥”最出名的是巴荣寺内54座“四面佛”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笑佛,分别代表佛家的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这就是“高棉的微笑”。“佛”是人,是依吴哥王朝的国王耶跋摩七世的头像雕塑而成。耶跋摩七世崇信佛教,于是整个吴哥王朝的信仰也转向小乘佛教。于是,寺庙内观音菩萨取代了印度教诸神,于是,“大吴哥”内带着佛家安静与祥和的216个头像,从各个角落俯视着人间,笑看着王朝鼎盛时穿行在内的王宫与奴仆,笑看着繁华盛景如何人去城空,笑看着异域的探索者切下佛首去摆在万里之外的陌生国度,笑看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与人之间在屠杀后握手,笑看着穿行在众多佛塔间的各国旅行者,也笑看着从万里之外而来的我们。自驾车队轻度残疾的车友和志愿者接力般将轮椅车友一个个地抬进“小吴哥”,一位柬埔寨小伙子看到我们,伸出一只手过来帮忙拉,另一只藏在袖套里塑料手臂露了出来,陈国义伸出了左手对他说,:“你看,咱们俩一样。”,小伙子听不懂中文,但明白陈国义的意思,也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两个人大笑了起来,头顶的佛像微笑看着他们。吴哥窟是人的杰作,但是为神所做,置身于吴哥窟的佛像间,很难分清自己究竟在神的领地还是在人的居所,时间如同在此静止,人与神,空间与时间,交汇在这个丛林中。我们走在风蚀残败的石路之上,我们用手指去触摸冰冷的坚硬的红砂石上飘逸的神女,我们将莲花敬献给一尊尊无首的佛像,我们聆听着僧人在这里清净悠扬的诵经之声。
这经文,已吟诵千年。
日升日落,吴哥的微笑在晨曦与夕阳逐渐斑驳,花开花谢,王朝崛起与衰落,只留下些许痕迹,让我们去想象这里曾经的人与事。
“象”曾是高棉人的战争工具、建筑工具、交通工具,现在都被“车”取代了。(摄影/陈曦)
吴哥窟没有无障碍,大多靠人拉手抬。(摄影/陈曦)
柬埔寨小伙看到轮椅不便,主动过来帮忙。陈国义(右)对他说:“你看,咱俩一样”(摄影/陈曦)
吴哥窟曾是人献给神的作品,时间似乎在这里凝固了。(摄影/陈曦)
高棉的微笑充满了佛家的安详(摄影/陈曦)
吴哥在高棉语的意思是寺庙城市,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充满了人对神的敬畏。(摄影/陈曦)
四面佛代表了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摄影/陈曦)
轮友们近距离触摸吴哥之美(摄影/陈曦)
每个人来到吴哥的记忆都不一样,有的人为了在这里记住,有的人为了在这里忘记。(摄影/陈曦)
(摄影/陈曦)
(摄影/陈曦)
佛首大多被“收割”到异域,成了艺术品和装饰品,这里只留下了信仰和虔诚。(摄影/陈曦)
自驾车队队员观看了“吴哥的微笑”大型舞剧。不仅被安排到了观众席的第一排,而且参与了互动活动。(摄影/陈曦)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