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在2014年年初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2014到2016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近一年后,青岛市残疾儿童的家长们盼来了《青岛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计划》提出要扩大适龄残疾儿童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规模,这个消息让青岛市幸福之家融合教育幼儿园园长刘树芹激动地表示,特殊儿童早期诊断,经过学前科学有效的融合模式,大部分能够进入普通学校,他的社会性、行为规范、集体意识都会在早期得到最好的干预。
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只能保证就读的孩子接受完9年义务教育,他们初中毕业后如何生存是家长、特教老师最担心的问题。《计划》提出将逐步在区市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职业高中班,推行9年义务教育加3年职业教育的模式。这在青岛仁爱学校校长侯昱倩看来,将大大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负担:“计划里面做到了特殊教育的两头延伸,学生就有可能在具备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享受到15年的教育规模,这样毕业的孩子能胜任一定工作的话,对家庭和社会也会减轻负担。”
如今,已有部分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孩子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他们需要被尊重,渴求宽松友爱的社会环境。根据《计划》,今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将配合特殊学校为这些随班就读的孩子们提供帮助。“希望能给我们老师更多培训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起快乐地成长。”青岛市山东路小学副校长丁爱红这样告诉记者。(史玲伟)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