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中山市范围内特殊儿童可以享受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全免费教育。1月7日,记者从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获悉,由教体局、发改局等8个部门牵头实施的、中山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配套文件——《中山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20)》(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方案对残疾儿童教育、特校教育师资、相关经费投入等多方面做出明确规定。
关键词:扩大办校规模探索中职学校开设特教班
《方案》明确指出,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及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规模,并适度增加招生类别。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列入新一轮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受轻度残疾儿童入园学习。
加快推进残疾少年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培训,市特殊教育学校适度扩大高中教育规模,高中阶段学校招收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学生,探索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特教班。市残疾儿童教养学校面向社会招生,尽快建设成为集残疾婴幼儿早期干预、早期教育和康复训练于一体的示范性学前特殊教育机构。
《方案》要求,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到2016年,将特殊学校扩建成能满足60个班规模的综合性达标特殊教育学校。到2020年,所有接收残疾儿童入学的普通学校都要建成一个标准资源教室。
关键词:全免费教育按普通标准10倍拨付教育经费
《方案》称,中山市将实施残疾学生全免费教育。从2015年春季学期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残疾学生15年全免费教育。
对特殊教育学校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及多重残疾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0倍拨付经费;对特殊教育学校盲聋哑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8倍拨付经费;对普通学校、儿童福利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附设特教班学生,按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5倍且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经费;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学生,按每年不低于6000元的标准拨付经费。
市财政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资金,支持镇区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建设。对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中山市残疾儿童少年,对在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中山市残疾儿童少年,各镇区可根据实际对本辖区的残疾学生提供适当的交通费补助,对在校住宿的困难家庭残疾学生,给予住宿和伙食费资助。
关键词:工资待遇倾斜特殊教育教师职称实行单列评审
特校教师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方案》明确,要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制定的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
从2015年起,将到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纳入“上岗退费”政策范围。对在普通学校承担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学校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给予适当倾斜。为送教教师和承担“医教结合”实验的相关医务人员提供工作和交通补贴。
小榄博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邓妙华:
希望把民办特殊教育纳入补助范围
■声音
小榄博华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邓妙华:
希望把民办特殊教育纳入补助范围
在中山从事特殊教育17年,邓妙华对方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她说,方案的出台在推动特殊教育发展、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一直以来,社会各界,乃至普通教育工作者,对特殊教育工作了解不够,认为师资、设备等投入过大,然而,实际上目前的投入仍跟不上需求。
她指出,特殊孩子与普通学生不同,他们需要特殊照顾,全程跟踪和服务,因此,师生配备比一般多为1:3,甚至1:1,再加上相关的设备,按照不低于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10倍拨付并不算多。与公办特殊教育学校相比,民办学校得到的关注和补助极少,她希望能够将民办学校也纳入提升计划的补助范围。
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高成职教科科长徐全胜:
中职参与特殊教育的思路可行
一些年龄较大,残疾程度较轻的学生,可以放到中职学校进行技能训练,让他们掌握生存的技能。在香港就有先例可循。以智障学生为例,他们智力落后,接受知识性的东西比较困难,但他们肢体健全,接受机械的技能性训练问题不大。另外,残疾学生成年后的就业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职学校开设特教班或可破解这一难题。(记者/高薇)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