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本刊记者 刘一恒
“在看斗鱼直播,忽然发现一个残疾人用嘴咬着筷子打LOL直播,高人,我有手都打不利落呢……”这是一位名叫“长期有多长”的网友发的一条微博,所谓”LOL”是一款名叫《英雄联盟》的网络游戏,很多搞直播的人会选择直播自己打游戏的过程,因为很多人对此感兴趣,主播就能吸引大量观众。
如今残疾人主播似乎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大家都希望能在网红时代分得一点流量红利,而观看残疾人直播的观众们,与观看健全人直播的观众们,在心理原因层面似乎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直播这种看似极其无聊的内容,在满足用户情感宣泄需求的同时,还能拯救孤独
和社交恐惧症。(图 CFP)
看别人怎么生活
马斯洛认为,人和动物都具有积极探索环境的需要,他们对四周的环境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认知范畴以外的事物。有句流传甚广的话叫做“人生两大误区,一是活给别人看,二是看别人怎么活”,不过误区归误区,这似乎是人类很难回避的天性,而直播完美地迎合了这种天性,主播负责“活给别人看”,观众负责“看别人怎么活”,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中很少见到残疾人,即便见到可能也没什么交集,他们也许会好奇残疾人的日常生活状态,所以有很多残疾人主播直播自己用脚做饭、吃饭等,也有不少观众。
猎奇的心理当然是有的,早年大家围观芙蓉姐姐、凤姐等“网红鼻祖”,以及之后无数的过眼云烟一般记不住名字的各种哥各种姐,都是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推波助澜,最初搞直播的都是健全人,在这个圈子里忽然涌入残疾人之后,在观众看来,这是新鲜人、新鲜事,会想去看看。
现代网络为各种新思想和新事物提供了滋长的平台,人们越来越容易频繁地通过网络来关注新事物。一旦网络上出现了新鲜的事物,它的点击率就会一路飙升,被人们关注的人或事也就会突然窜红,一夜成名。
励志的模板
除了简单地进行日常生活直播的残疾人之外,有一批残疾人主播确实是有不错的实力。比如在虎牙直播有一位ID“拉风龙”的主播,4岁时一场意外导致手部残疾,但是他电竞游戏却打得很不错,电竞游戏一般都需要精准的操作和灵活的手速才能玩得转,观看他直播的观众会从中感受到一种励志感。
渴望励志,是大众的一种心理需求,机场里头各种励志的“心灵鸡汤”都摆放在显眼位置,十分畅销,反复告诉人们“你比自己想象的要强大”“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谙熟心理学的人多数会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是对通俗的“正向心理学”进行了极度的简化之后产生的一种所谓“人生法则”。
抛开对励志心理学的深度剖析,有一定技能的残疾人在直播中展示自我才华,对主播和观众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有双臂缺失者直播用脚绘画、腿部残疾者直播健身等等。“心灵鸡汤”大概不能让人一口气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进入低谷期的时候,看看别人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依然在努力着,多少能让人恢复一些信心,获取一点正能量。
陪伴和治愈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涌入北上广深,许多草根阶层在离乡背井的失根状态之中,也离开了原本的社交圈子,这个庞大的群体在新的城市中需要构建新的社交圈并寻找认同感,而因为经济、阶层等种种原因限制,构建新社交圈并不容易,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
网络中有各种各样的社交模式,但是直播匹配了许多用户不善社交与含蓄内敛的性格,跟QQ聊天、微信聊天不同,直播营造的更多是一种不对等的社交文化,人们有机会与现实生活无法接触的人交流,许多人借直播亲近那些平时无法亲近的男神与女神,通过打赏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可以让直播中的男神与女神可以对你说一句“谢谢”。在移动直播平台,面对面的这种“场景感”让很多用户有满足感。简单地说,人们在生活中不可能快速跟大量的人建立社交关系,但是在网络中可以,而在直播平台上更为直观。
而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感觉无聊寂寞似乎是常态,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这种无聊寂寞在网络中就好像无数涣散的注意力在无意识地寻找可以稍微关注一下、打发会儿时间的目的物,观看直播无疑是消磨寂寞的一种方式。
早些年在韩国日本曾经流行过一种生活方式,就是每天吃饭时间,自己边吃饭边看别人直播吃饭。在大城市打拼的独居年轻人,每天下班后打开电脑和直播吃饭的人一起吃饭,有一种陪伴感,所以那段时间直播吃饭在日韩可谓风生水起,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日本的木下佑香,因为天生胃部异于常人,一顿能吃八斤重的食物,而且依然身材苗条,于是在日本直播界杀出一条血路,红得发紫。很多观众喜欢边看她直播边吃饭,因为“看着她吃饭,我好像胃口也好起来了”。
这种直播更像是一种陪伴服务,国内不少直播网红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流量变现。不过说起来,直播吃饭还算是有内容的,还有一些可以说没有实际内容的直播也吸引了很多人观看,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主播直播睡觉就吸引了十多万人观看,也有20万人在线看一个女人撅嘴刷牙,大约在2016年的时候,国内一家弹幕网站做了一次网络直播实验,在连续十几天的直播中,主播们除了最常规的唱歌跳舞外,甚至还有发呆、吃饭、画画、打游戏、扎帐篷睡觉等行为。结果,该直播吸引了超过3000万名用户观看。多数观众的直观感受是——真是太闲了、真是非常无聊!但是即便如此,不少网友依然愿意停留在直播页面上。这种所谓“无聊直播”兴盛的背后,无疑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孤独感。
随着4G网络及WiFi的普及,直接降低了流量门槛,使得手机看直播变得便捷并且成本极低,直播可以对人们做到一种陪伴与精神上的安慰。“我们只是平凡人,生活中有很多时间本来就是要虚度的。”有直播用户这么说道。
在各大城市的广场、公园、街道、地铁通道、夜市上,我们不难看见努力表演才艺的街头艺人,他们周围常常有很多人围观,这些街头艺人中不乏残疾人的身影。现在的网络直播,似乎就是把这样的场景移植到了虚拟空间。
“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太阳底下无新事。” 科技发展,社会变迁,但是人类本质的心理需求不会变,渴望窥探、渴望陪伴、渴望获取正能量的激励等等,即便未来网络直播消失,也会有新的替代品出现,以此满足亘古难变的人性。
关于中国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