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_《三月风》编辑部
执行_本刊记者 冯欢 白帆 刘一恒 张西蒙 王雨萌
武汉,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脊髓损伤者正在接受轮椅挪位的技巧指导,这仅仅
是他们来到“希望之家”后日常训练的一小部分。推轮技巧、解尿排便、翻身移位、
社会适应课程……从生活技巧到心理建设,在这里,他们重塑了回归社会的自信心。
(摄影 张和勇)
2009年8月,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作为一个全新的康复模式在全国展开试点,2017年4月26日,经中国残联研究同意,正式更名为“希望之家”,到今年,全国已建成近110家,覆盖21个省市和地区。
“希望之家”是在借鉴国外和地区的康复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种帮助脊髓损伤患者从病床回归社会的过渡性康复服务模式。它广泛扎根于社区,密切联系在医院、康复中心、辅具中心和伤友之间,不间断地提供医疗、生活和就业等专项服务。
脊髓损伤如同“折腰”。人生的下半场,恐怕要过和轮椅、尿袋、压疮垫不断打交道的日子,还有危险丛生的并发症随时威胁生命,犹陷人生中途之困。“希望之家”的存在,带来的正是积极治病、心理矫正和回归社会的三剂良方。生活才到中点,却远远未及生命的终点。
身体可以倒下,希望不会。下半场的人生,精彩在后头。
关于中国残疾人